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企業概論文章類作業03:「應如何有智慧面對口舌是非?」

企業概論「文章類線上作業第三篇」

「應如何有智慧去面對口舌是非?」



當聽到旁人講是非、說冷嘲熱諷的話,我們會覺得格外心寒、難過。此時,你應以何心境面對?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見解不同,對許多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當無法以體諒包容的心去看待時,便容易產生磨擦、互相批評,種種是非於焉產生。報紙經常報導父子、夫妻、朋友因為口角衝突而互相傷害,甚至殺害;言語傷人的力量可見一斑。古人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


佛法也強調身、口、意三業清淨,方得建立圓滿的人格--可見慎守口業之重要。



所謂口業清淨,便是去除四種不好的語言習慣:

一、惡口
──粗惡、誹謗、令人煩惱的話;例如髒話或尖酸刻薄的言語。


二、兩舌
──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等破壞他人和合的話;例如用不當言語,挑起雙方的仇恨、猜忌。


三、妄語
──虛妄、欺騙、不實在的話;例如不肖商人將劣貨謊稱為上等商品賣出。


四、綺語
──華而不實,令人心生邪想的話;例如黃色笑話或言不及義、賣弄口才的話。


  說上述四種不清淨的語言,未來必定招感惡報付出代價!



1.惡口者常聞惡聲,並多諍訟。

2.兩舌者易眷屬乖離、親族弊惡。

3.妄語者多招誹謗、口氣臭、常為他人所騙,縱說實語人不信受。

4.綺語者語無人信、表達無法清晰、令人明瞭。

  明白這些道理後,應當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斷除口業的根源。一句話、一個行為,其實都是心念的呈現。當念頭充滿貪、瞋、癡時,所說的語言便不清淨。所以生活中,要時時刻刻保持覺性,經常思索、檢討自己的言語是否恰當。避免說明事情時,妄加感受或情緒,而引起不必要的傷害,甚或破壞了和諧的關係。


  當我們面臨各種口舌是非時,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念?讓心不隨境起舞,從而造作惡業,讓自己也落入口舌是非中,是生活中重要的課題。



我們可以從四個不同的方向來思惟;
當觀行成就,面對種種境界自能忍心不動,從而感化他人。

一、 對外境不起心,能忍耐不動


煩惱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心念作不了主,心隨境轉,讓外境控制了我們的喜怒哀樂。只要常常訓練這念心,保持清淨,不隨便起心動念,提升覺察、覺照力,定力日久功深,面對是非、順逆境界自然能忍心不動。即使起心動念,也能很快返照,不至於念念相續。

二、 對一切惡口的眾生發起慈悲心



眾生出於無知而造口業,日後自受惡報。今日我們得聞正法,明白因果的道理,更該起一份慈悲心看待,學習諸佛菩薩不忍眾生苦,一次又一次教化眾生,身語意業永無疲厭的精神。

三、 深知世間的人事物是經常會無常變化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本是生滅法,沒有一件事永恆存在;有形有相、無形無相的事物皆不免無常。惡念、惡口也終究是無常。回想我們從小到大經歷過的順、逆境界,當時那念快樂、哀傷、氣憤的心如今早已了不可得;反觀現在所處的是非逆境,本質亦虛妄不實,也終將煙消雲散。


四、反省檢討,虛心接受

  
他人所言是真實的,便要真心改過;如果是不實的,心也要放下,莫要耿耿於懷,一味地責怪或排斥。唯有平心靜氣看待自己,虛心接受,人格才能真正提升、進步。世間萬事皆有其因緣,苦樂順逆境界都是業力的呈現。


  在世間面對是非、利害,人往往喜歡牽就是非,不計利害。是非沒有公理可言,利害則有正直的意涵,但人往往為「情」蒙蔽,因此只聽是非,不重利害。

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但是人往往好聽別人的是非,於是「來說是非者,便是我的好朋友」,因此搬弄是非,製造是非,此也是非,彼也是非,光是是非就搞得人心浮氣躁,不得安寧。

  
要怎樣才能處理是非呢?提供以下四點建議給大家:

一、不說是非
  
每一個人先要知道,是非常常傷害人於無形,是非對人的殺傷力,往往不亞於刀劍,所以當我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不可以隨便與是非起舞,從小能養成不說是非、不搬弄是非,不製造是非的習慣,則別人少了煩惱,自己也會得到「耳根清靜」與「心靈清淨」的好處。

二、不聽是非

有人喜歡「說是非」,是因為有人喜歡「聽是非」,如果是有智慧的人,自己憑常識、經驗來判斷、論證,不隨便聽信是非閒言,讓是非「入於耳,化於無形」,如此說是非的人得不到有人聽是非的鼓勵,慢慢就會不傳是非了。



  
三、不傳是非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是非」大都是一些有關個人的私德、家族的隱私、別人的不幸、他人的缺陷等,一經傳播,立刻普世皆知。傳播是非者,因為不負責任,大都是「人家說的」、「別人說的」、「他們說的」,這種散播情報不花費的心理,使得是非不得止,因此只有從每個人不說是非、不聽是非,繼而不傳是非,如此是非就真能止於智者了。


  
四、不怕是非

所謂「是非」,並無法律的作用,只是給人生氣,「你說的」、「他說的」,只在言語上辯解,並無法律效果,所以吾人只要行得正,坐得正,是非又能奈我何。

  

結論
  

綜上所說,對於是非的處理別無他法,只有「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才不會被是非所糾纏;

須知世間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因此一個人若能懂得處理是非,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也才能擔當重責大任。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
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senior consultant & Assistant professor,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