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迷悟之間之03- 學習認錯>
<迷悟之間之03- 學習認錯>
學習認錯 本文
一般政壇裏的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死不認錯」。
「死不認錯」也是中國人的通病!生活裏,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他總要藉故找出許多的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例如,一場會議,約好十點開始,他遲到了半個小時;遲到半個小時就應該認錯,可是他不但不肯認錯,還要找出種種的理由,諸如:今天路上塞車;我剛要出發又接到一通電話;我要出門時剛好有客人來訪;出門時下雨了,我一時找不到雨傘等等。總之,他找出種種的理由,表示遲到是應該的,他並沒有錯。
但是,在道理上講個人的理由,並不能獲得別人的同情,因為十點開會是大家共同的約定,因此你就必得準時到達才對,否則就要認錯。認錯是美德!佛教有一個最好的教育,就是「學習認錯」;孔門有所謂「每日三省吾身」,而佛門可以說時時都在反省認錯。
我對父母孝順不夠,就要認錯;
我對朋友幫助不夠,就要認錯;
我對兒女教育不夠,就要認錯;
我對國家社會奉獻不夠,我就要認錯。
在一日之中,今天早上遲起,就必須認錯;
今日對公事沒有辦得盡善盡美,就要認錯;
上班遲到,就必須認錯;
對家庭照顧不周,就要認錯;
我受別人的恩惠而沒有報答,就要認錯;
我在人際生活中有一些照顧不周到的地方,讓別人對我心生不滿,我就要認錯;
我過份的濫用資源,就要認錯。
儒家所謂「過則勿憚改」,所以有過不怕改;唯有勇於認錯,勇於改過,才能自我更新。真正的認錯,沒有很多的理由;懂得認錯,不要加以掩飾。所以佛門講「發露」,能夠加以發露懺悔,才更是美德。
人的一生,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例如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處人,學習處事,尤其要「學習認錯」,這是人生的一大重要課題,有待吾人用心學習!
認錯,可以進步;認錯,可以增德。認錯要會懂得反省;懂得反省認錯,才能增加力量。
本文摘錄自《人間福報》2000年10月21日 |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
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