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來就業趨勢觀察
未來就業趨勢觀察
台灣加入WTO所帶動的就業趨勢之觀察
財務金融系畢業講座
時間:2009年5月20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隨著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的時間日益趨近,政府與產業界在探討加入WTO的相關議題時,容或由各自的利益觀點出發,但卻普遍的呈現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複雜情緒。加入WTO後對我國的就業狀況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源自於各產業入關後所遭受的衝擊,適應能力及衍生的產業結構轉型。依據經建會的預測,加入WTO的未來十年,我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將增加五百億美元,增加十萬個工作機會,因此在自由化與關稅減讓的措施下,只要國內經濟成長率仍然維持在6%以上,依據研究模型的顯示:多數產業的人力需求仍將維持成長,尤其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技術密集產業,榮景可期。但同時,勞委會職訓局長則認為:在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包括農、漁、牧等傳統產業,還會有十萬個勞工受到衝擊,失業率其實還會再提高,這波因產業結構調整而緊縮對於基層人力的需求,失業者在專長不符、年齡限制的因素下,很難有理想的工作機會...............................
內容
台灣近十年來發展科技的成效,已被急起直追的中國照樣移植,加上鄰近國家及西方跨國企業的積極搶進,中國對高科技招商的積極動作,確實成為現今最具優勢的地點。中國以低廉的土地價格、低稅率、低勞力成本、豐富的原料供應、及高技術人才吸引著世界大廠,伴隨而來的是相關上中下游產業的聚集。就連台灣的高科技廠也大舉入境,唯恐不及早卡位,不僅產業的優勢不保,更會喪失向上發展的商機。根據資策會情報中心的最新資料:中國資訊硬體產值將首度凌駕台灣,躍居為全球第三位,而這其中有72%的產值是來自台商的貢獻。
以電子業的系統、週邊而言,國內大廠一向以代工為主要業務,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大陸的資源,則純就代工技術而言,在二、三年內很快就會被取代,當然台灣業者本身有很好的整合及管理能力,利用這些產業優勢,事實上大陸市場的潛力正是業者自創品牌的契機。在自由競爭的趨勢下,業者必須加速提昇技術,創新產品價值,並提供後續高附加價值的服務,以避免產業空洞化的危機。一路分析至此,我們其實可以很清楚的獲得一個訊息─
重要訊息1:研發人才在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求更殷
國內高科技業者為維持本身的競爭力,必須致力於技術研發,惟有將研發中心留在台灣,並且積極爭取與國際大廠間的合作開發專案,才能逐步提昇研發實力,使得核心技術及人才不致外移。但在這個理想的藍圖下,突顯出的問題卻是:
國內人才培養的速度無法趕上產業的需求
雖然國內大學的數量已由民國75年的28所,暴增至目前的138所,但電子電機系的畢業生在數量上只是由五千多名增加為一萬二千多名,在新經濟時代加速來臨、產業結構持續變革的今日,是遠遠趕不上高科技產業所需要的五萬多名。相較於大陸政府撥下龐大經費,積極在重點大學培育科技人才的做法,要讓世界各地的業者不對當地的人才動心也難!
人才分佈不均是另一重要問題。姑且不論始終供過於求的文法商科背景的人才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在科技產業,也是存在著人才一窩蜂的想擠進所謂的明星產業,或少數幾家營運績效良好的企業的現象,因此最適合從事研發工作的人才未必在從事研發工作,也未能均衡的分佈於整個高科技產業,使得人才的運用及分佈皆處於失衡狀態,不利產業的升級。
過去科技人才集中於PC產業,後來是半導體業,現在最熱門的則是通訊業。隨著電信自由化及固網開放這樣大環境的改變,及產業面在3C整合的潮流下,資訊大廠紛紛轉進通訊領域,想搭上手機及資訊家電的熱潮,新商機使得頃刻間對於通訊人才的需求暴增,但國內成立通訊系所的大學才不過五、六所,根本就無法適時銜接需求。
重要訊息2:人才的交流將跨越國界
政府目前在解決科技人才荒方面的作法是對於大陸科技人才來台的限制鬆綁,將這些科技人才在台停留的時間延長為三年,且在延攬總量上不予限制。 但在企業界看來卻覺得幫助有限,因為引進的人才經過訓練及學習,正待發揮最大貢獻時,人員就得期滿回國了。更河況企業想用大陸人才,除了他們的技術實力,他們的薪資水準尚低於台灣也是一大誘因,如果將人才引進台灣,就必須要提供與本地人員相當的待遇,因此在成本、人才來源的考慮下,不少企業表示,他們寧可至當地設立研發中心,就地採用人才。而目前確實有不少IC設計業者,已在大陸設立研發據點。
重要訊息3:放寬引進國外白領人才的限制,以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但是以目前國內的生活條件、薪資待遇來看,要吸引外籍白領人才來台並不容易。全球各地對於科技人才、IT人才的渴求,使得各國政府莫不絞盡腦汁的為吸引外籍人才而努力。以美國而言,短期內一再放寬給予高科技人士非移名簽証的限額,希望能達成於三年內引進六十萬名科技工作者的理想。而對於移民限制一向嚴格把關的新加坡,也對於科技人才另眼相待,甚至願意發給永久居留權。加上我們前面提及的大陸幾個新興的科技園區,也都以極為優越的條件向各國企業招手,在這種情況下,身懷技術的科技人才在考慮工作時,不再侷限於自己所居住的城鎮,透過網際網路,他們可以參考世界各地的工作機會。因此,我們可能回過頭來要擔心國內的優秀人才也可能會面臨出走的問題!
除了高科技產業,從WTO我們還看到哪些與人力資源發展相關的現象呢?
重要訊息4:專業人才的登陸
據報載,至2000年九月份時,已有四萬多名專業人才從香港移居至上海工作,而這樣的風潮也將逐漸蔓延至台灣。由於中國這個有著12億人口的市場實在是太誘人了,因此未來那裡才是台灣與中國,乃自世界各國短兵相接的競技場。以金融服務業為例,業者莫不期盼能盡早赴大陸設置分行機構,針對為數甚眾的台商提供融資業務,以解決目前台商在大陸所面臨的信用無法擴張、時常缺乏營運金及周轉金的困境。因此一旦相關的條例通過,勢必有不少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會轉進大陸。而看準電子商務在大陸的商機,加上台商較諸其他外資先天所具有的文化上的優勢,將會有一波波的行銷企劃人才及廣告業者,以過去在台灣的豐富的行銷管理經驗,赴大陸與當地業者共同組成最完善的電子商務團隊。
重要訊息5:赴大陸工作者年齡層降低
承續前一項的觀察,由於前往大陸工作的人才所涵蓋的專業更廣了,在我們所接觸的人選中,就有不少三十歲上下,尚屬單身貴族的年輕朋友,對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極為嚮往,希望能有機會前往一展身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不少原本以外商公司為主要求職目標的人員。十年前,歐美外商公司多將亞太營運總部設在香港、新加坡,甚至台灣,在中國加入WTO後,自由開放的市場,使得中國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躍升為全球第一大市場,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成為外商企業亞太區的營運重鎮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近的例子就是國際電腦大廠戴爾、康柏都計劃在明、後年先後將亞太區國際採購中心由台灣移往大陸。
重要訊息6:中低階管理人才的隱憂
由於聘雇自台灣的管理人員成本高昂且供應不足,因此登陸的台商在一切步上軌道後,當務之急就是積極培養當地人才,以逐漸降低台籍幹部的比例。以從事生產製造工作的管理者而言,雖然在國內的機會因為工廠外移而愈見難尋,但只要肯去大陸發展,其實都還可以獲得相當優厚的外派條件赴大陸工作。這些優惠的外派條件對雇主而言當然是沉重的負擔,因此當台商所雇用的當地人才層次愈來愈高時,對大陸的依賴就更深了,幾年後,難保這些從事生產製造的中低階主管會不會也被失業的浪潮掃到?
重要訊息7:對於國際經貿人才的需求
企業必須隨時掌握世界貿易的組織規範,以及與環保、勞工、貿易、競爭政策等新議題之發展動態,因而有必要於公司內設置專職人員,主動收集最新之國際經貿資訊,包括各項議案的最新發展及管制規章,競爭對手國之相關法規等,以掌握重要商情。展望未來,在全球化、自由化的趨勢下,台灣所面對的衝擊來自四面八方,不管是產業結構或勞動者就業狀況都將因為我國加入WTO而增加其變化的速度及複雜度,如何預作規劃,保有優秀的人力資源以維持產業、乃至個別企業的競爭力,實為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當前最具挑戰的課題!
諸位財金系的準畢業生們,趕緊籌備就業職場所需的專業證照與語文檢定證明是諸位同學應加緊努力之課題, 同時亦是現前當務之急。
財金系 趙老師 2009/05/20 |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
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