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會員註冊
登錄
學術論壇
搜索
幫助
導航
趙博士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
精選文章
» 星雲大師《講經說法》 因緣具足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發新話題
發佈投票
發佈懸賞
發佈辯論
發佈活動
發佈視頻
發佈商品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edward
(趙子龍)
當前離線
趙子龍
UID
1
帖子
4316
精華
25
積分
420
閱讀權限
200
性別
男
來自
Formosa Taiwan
在線時間
1519 小時
註冊時間
2009-10-31
最後登錄
2025-10-11
管理員
1
#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edward
發表於 2021-8-4 16:50
|
只看該作者
星雲大師《講經說法》 因緣具足
星雲大師 因緣具足
日期:
2021.04.29
緣起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而從因到果,
緣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成因素。
圖/unsplash
星雲大師講經視頻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20325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慧學-緣起
文/星雲大師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世
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也不能單獨存在,
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
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
這就是佛教所謂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的道理。
圖/unsplash
此外,現起和存在的因緣,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這種看似牽扯不清,複雜而綿密的互動關係,
就形成了解釋宇宙萬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這個道理就叫做「緣起」。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緣起法。
圖/unsplash
「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性。
《楞嚴經疏》說:
「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
佛經上說「一切法因緣生」,就是指緣起。
但是,緣起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制定的,而是宇宙人生本質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佛陀只是發現了這個自然的法則而證悟成佛,然後將這個證悟的道理告訴我們:
世間的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起,
主要而力強者為因,次要而力弱者為緣,透過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才有一切法(事事物物)的生起。
例如:一粒種子撒在泥土裡,必須施肥、澆水,以及有充足的空氣、陽光,才能長成一棵大樹。
其中,種子是「因」,泥土、陽光、空氣等等為「緣」,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才有長成大樹的「果」。
圖/unsplash
如果從有情眾生的生命流轉來看緣起,佛陀告訴我們,生命不是由造物「主」所創造的,是由自己造作而成的,
並且不是單一原因而來的,它是由「十二有支」因果相續而成的。
十二有支又稱「十二因緣」、「十二緣起」,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緣起表現在有情生命的流轉上,稱為「十二緣起」;表現在世間事事物物的生成上,則稱為「因緣所生法」。
圖/unsplash
緣起的定義就是有「因」有「緣」,因緣和合而有「果」,而從因到果,緣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成因素。
一切有為法生起所憑藉的四種緣,稱為四緣,即:
一、因緣
因緣是指產生自果的直接內在原因,例如:由種子而生芽,種子就是芽的因緣;
換句話說,一切有為法中,能親生自果的,稱為因緣。
圖/unsplash
二、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又稱次第緣,是指在心、心所的相續中,由前一剎那而開引後一剎那生起的原因。
也就是心、心所於前一剎那滅謝,
復給予後一剎那生起的力用。
前一剎那的心法與繼之活動的後一剎那的心法,
這種同起的、無間斷的相續關係,稱為等無間緣。
圖/unsplash
三、所緣緣
所緣緣略稱為緣緣,是指心法、心所法所攀緣的一切對象,也就是一切外在事物,對內心所產生的間接與直接的緣。
例如:眼識必以一切色為所緣緣,耳識必以一切聲為所緣緣,乃至意識必以過去、現在、未來等一切法為所緣緣。
圖/unsplash
四、增上緣
增上緣是指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等三緣以外,一切有助於或無礙於現象發生的原因條件。
以上四緣,可分為直接的因生果的關係,這就是因緣;另一種是間接的、疏遠的因生果的關係,
包括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圖/unsplash
此外,若就諸法的生起與四緣的關係而言,在物質現象的色法上,只須親因緣和增上緣二者就可發生作用;
但在精神現象的心法上,則須四緣具備才能發生作用。
收藏
分享
評分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
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