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之心得(財金系大一 涵云)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之心得 O 涵云 (財務金融學系一年級)
在窮人與富人的這部影片當中敘述一個窮人與一個婦人的故事,窮人抱怨著上帝對他不公平,憑什麼富人可以那麼富有,而他卻那麼貧窮,所以上帝就將兩人變得一樣的貧窮並各自給予他們一座煤礦山,窮人一樣每天辛苦的挖煤,而富人知道自己不擅長挖煤,所以花錢請人幫他挖煤,過了一段時間,富人一樣變得富有,而窮人一樣變的貧窮。
我認為窮人與富人的差別並不在於一開始奪富有還是奪貧窮,而是在於自己怎麼去改變,如果一昧的鑽牛角尖不去做出改變,那永遠只會在原地踏步。
如果做出改變並實際做出變化,那一定可以做到自己想達到的目標,亦或者結果比自己想的還要好。我認為只要適時換個思維並做出改變,一定可以做到最好的。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豆瓣電影上有很多電影星級很低。但根據我的經驗,就算片子再爛,中途退場的人也不會超過 30%。就是說有超過60%的人來看,90 分鐘的時間價值不會超過 30 元的票價。
窮人的時間不值錢,所以願意用時間換錢,這是一種 " 經濟行為 "。但當你的口袋已經走出窮困,卻仍然把自己和別人的時間都看得不太值錢的話,說明你的腦袋依然停留在窮人思維中。
有超過60% 的人看來,90 分鐘的時間價值不會超過30 元的票價。在網路上看了幾個有趣又簡單的例子,今天假設你花了五塊錢買了一個蘋果,咬了一口發現是爛的,你卻因為捨不得花掉的錢,堅持要將整個咽下。人們總是忘記不管你怎麼選擇,五塊錢都不會再回來了,而你卻偏偏還要再多吃一個爛蘋果。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叫 " 買鞋定理 ":
假設你在商場買了雙鞋,大小沒問題,但真正穿的
時候又發現夾腳,退也退不掉,於是,你會經歷下面的心理掙扎:
不甘心定理:
這雙鞋對你而言越貴,你嘗試穿一下的次數也就越多 ( 換句話說,你越
窮,受的罪越多 ) ;
僥倖定理:
你確定穿不了了,那麼這雙鞋越貴,放在你家裡占地方的時間就越長;
絕望定理:
無論你放多長時間,總有一天,你都會把它扔了,有多遠扔多遠。
終於,世界清靜了,但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對此,富人思維則完全相反:花錢,要麼是為了賺錢,要麼是為了享受,兩樣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費精力。當然,這種" 時間不值錢" 的窮人思維,往往只在人生過渡期對我們產生影響。
看了以上這幾點舉例讓我更深入了解窮人與富人之間的思維差異,但是因為我沒有窮人思維,遇到不好的不會原地踏步不做改變,因為我知道自己不做出改變是沒辦法去翻轉一切的。
(總字數:970字)
(本心得榮獲佳作暨績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