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經典文章精選
[ 58 主題 / 5 回復 ]
版塊介紹: 《星雲大師全集》介紹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慈悲喜捨,齊聖廣淵。童稚因緣際會,披剃皈依,勤習律儀,卒業焦山佛學院,沉浸叢林佛門試煉,初始逾八十載濟眾安民之離塵年歲。來臺後,篳路藍縷草創高雄佛光山,標揚「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宏旨,倡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嘉舉,掌握時代脈動需求,踐履人間佛教淨土;協成急難救助志業,體現撫幼恤老本願;建造全球寺院道場三百多間,置辦海內外大學共計五所(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台灣宜蘭佛光大學與,台灣嘉義南華大學)。星雲大師暇餘筆耕豐贍,著述透闢簡潔,尤以《星雲大師全集》傳頌。復起首灌製佛教唱片,肇興電視攝化弘法;收錄全球各地論文,輯印佛教學術典冊;發行《普門雜誌》月刊,編撰迻譯多元經藏,哲思霖雨,訏謨日新。曾獲頒國家公益獎、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獎、總統文化獎菩提獎暨各國大學榮譽博士等殊榮,緇林望重,黎庶欽仰。綜其生平,盡瘁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力促世界宗教共融合作,上善若水,渥惠搖芳;遺風遐緒,矩範馨垂。
星雲大師畢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其願力宏偉,慈悲廣大,佛學深厚,解行相應,沾溉薰沐,滌慮人心;佛法真理,醒世流長。星雲大師出家近八十七年、弘法七十餘載,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可謂厥功甚偉。
大師一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在他「不墮悄然機」的弘化裡,書寫出版,是他以「文學為佛法之翼,佛法為文學之核」的理念下,所化現的痕跡。他一以貫之的寫作初衷,即是以文教為根柢,佛學、哲學為基石,懷抱文學人的悲憫情懷,以開顯佛陀的權實之教。
2023年2月5日,星雲大師因年事已高導致器官衰老,於佛光山圓寂,享耆壽97歲。
《星雲大師全集》,有下述幾項重點說明:
一、《星雲大師全集》,收錄大師中文圖書著作,將大師重要的作品重新編排造冊,系列性分門歸類,全套共三九五冊(重一五〇公斤)。共三千餘萬字、五萬篇條目,種類豐富、論述多元,可謂包羅萬象,一應俱全。從這裡,可以認識星雲大師,也了解這個時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現況。
大師除了中文著作以外,另有英文、法文、葡文、德文、西文、韓文、日文等二十餘種語言翻譯,則不收錄在《全集》中。
二、《星雲大師全集》全書有十二大類,依序為: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教科書、講演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系列、佛光山行事圖影、書法、附錄等,期能兼備橫的廣度、縱的深度,裨益讀者完整詳盡閱讀,及便利學術研究人士更簡捷查閱。
大師在這三九五冊著述中,有系統地闡述人間佛教的思想、學說、理論,以及實踐結果。內容豐厚全面,其中大量的經典導讀、學術論文、主題講說、佛門掌故、叢林規範、倡議評論、偈語格言、藝文創作,乃至編著的教科書,也都處處論述人間佛教,在在閃耀人間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對於想要深入佛法,研究佛學的人,在這套《全集》中,可以找到你所要知道的問題答案。
三、大師一再主張傳統佛教與人間佛教要融合,闡述佛法應該要與時俱進,給人懂、給人受用。因此在「經義類」中,他把《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阿含經》、《法華經》等,做了語體文的詮釋,還含括天台、華嚴、淨土思想的論述,甚至中觀、唯識的性宗、相宗的闡釋,也把現代佛教種種人間需要的問題,提出很多的意見貢獻,這就是傳統和現代的融合。尤其在《佛法真義》裡,大師啟發我們作另類思考,引領我們從積極樂觀中,看見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期許我們去契入佛心,重新估定義理的價值,獲得身心的解脫。
這一套《全集》,像是佛教藏海,無所不包。尤其《讀藏指導:佛經表解》一書,可見大師精采的佛學思想背後,一步一腳印的醞釀力度。
四、對於佛教歷史、義理學說有心研究的人,可以從《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人間佛教論文集》、《佛教叢書》等「論叢類」、「教科書類」,看到大師於此中詮釋、解讀、論述佛教真理,提出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據,不離佛陀本懷。
另外,藉由這一套《全集》可以了解到佛學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如千條以上的佛教成語、辭句,證明了佛教滲入中華文化、影響民間的語言文字、生活習慣,連帶說明人間佛教為現世人心所需要的成果。坦言之,這是一部提供大眾深入歷史、文化、文學、理論,難得少有的百科全書。
五、大師擅長為現代人應機說法、隨緣開示,他一生度眾,始終以「給人懂」為目標。因此他辦校興學、撰文編書、急難救護、法會共修,以種種權巧方便,將艱深的佛法,深入淺出,化為易懂、能行的人生指南,才使得人間佛教真正成為千百萬人的生命實踐。讀者可以從「講演集」、「傳記類」,看到大師一身革故鼎新的膽略、勇氣和開拓的精神;大師為佛教史寫下無數個第一,有如印度的龍樹、無著等論師,並有「佛教創意大師」之稱譽。
六、《星雲大師全集》裡,除了大師的講演開示、學術座談、書信、日記以外,有特殊的幾部作品,如前述《佛法真義》的闡述;還有自然呈現大師平常待人接物的《如是說》,千餘則短小精闢的紀錄,篇篇散放溫煦智慧的光芒,耐人尋味,值得一讀再讀。
因此可以說,《星雲大師全集》是一套自中國佛教初傳時期,就倡導的人間佛教,經過歷代祖師,如:唐代的六祖惠能大師、近代的太虛大師等人倡導,到現今完成「理論實現」與「實踐方法」的一套寶典。
大師一生言行相應,其所說所行,所開創的弘法事業,皆以人間佛教為宗旨。正如大師所言:「人間佛教,不但早在我心裡,在我的行事裡,也時時在我的信仰之中。」
《星雲大師全集》三九五冊的出版,等同為人間佛教定位,構成人間佛教學,成為一宗法門,統攝了古今一如、事理融和、空有不二、教觀雙美,讓佛法的真義回歸到佛陀本懷。
這套《星雲大師全集》三九五冊是學習人間佛教從信仰、家居、生活、做人、處事、入世、就業、修行等行解並重的理論與解脫的方法。它是以平常心的人間性,不涉及私人偏見,抱持平等、平和、平衡之心,將佛教的公平公義、真理價值彰顯宣揚。可以說,《星雲大師全集》三九五冊不僅是佛教界之盛事,也是全人類的至聖寶典,更是一套認識真正佛教的智庫寶典。
版主: *空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