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趙博士財經專欄之35> 2011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走勢

<趙老師財經專欄之35>


2011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走勢分析


一、2011年中國經濟發展之觀測


由Markit和匯豐(HSBC)編制的中國製造業活動指數7月份跌至50以下﹐50是標志擴張和衰退的分界線﹐這也是2009年3月份以來的首次。中國8月份製造業活動指數回彈至50上方﹐結束連續四個月下跌的局面。儘管如此﹐最近幾個月的下滑依然令人擔心﹐中國穩定的高增長態勢將在下半年放緩﹐尤其是考慮到政府控制過量放貸的舉措。7月份的零售和工業產值增速已經慢下腳步﹐而生產者價格也已略有降低。中國的製造業活動不僅只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全球增長前景的晴雨表。中國經濟實力所受到密切關注的程度絲毫不遜於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這一點無疑已成為當前的時代特徵。

這是因為如果中國經濟增速減緩﹐比方說今年從11%降至9%﹐那麼感受到切膚之痛的也許是依賴中國需求的外國企業和貿易伙伴。佔據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據Barclays Capital﹐中國今年對鋁、鉛和鋅的總需求在全球佔據的比例將超過40%﹐對銅的需求將佔到36%。全球原油需求自2005年以來不斷增長﹐這其中也有來自中國的推動。中國也不僅僅只是世界工廠。它的快速增長催生了一個不斷壯大的消費群體﹐這在發達國家的家庭紛紛捂緊錢包時顯得尤為重要。以麥當勞為例﹐它計劃今後幾年將中國業務擴大近一倍。Coach和Hermes這樣的零售商也在增開店面。這樣看來﹐與其說是看中國能否應對全球經濟放緩﹐不如說看世界其他地方能否承受中國經濟放緩。





二、人民幣走勢

由於中國1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5.1%﹐從理論上說﹐人民幣升值可以通過降低進口價格來抑制通脹。然而﹐中國的高通脹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國內現象﹐它受到食品價格的推動﹐目前決策者正通過價格控制等內部舉措來加以應對。中國央行的一些改革論者已公開主張中國採取更加靈活的匯率政策。中國的商務部長也希望中國的對外貿易能在五年內實現平衡。但在短期內﹐中國領導人不想看到出口這個對中國的增長和就業都有著重要意義的領域出現太大幅度的滑坡。因此﹐他們還是希望將人民幣匯率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另一個原因是﹐北京擔心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吸引“熱錢” 大量湧入﹐從而破壞經濟的穩定。北京憑經驗知道﹐宣佈有關人民幣匯率的重大消息將提高海外人士不切實際的預期。今年夏天中國宣佈取消人民幣盯住美元的決定就導致美國出現了認為人民幣將迅速升值的想法﹐事實證明這種希望只是一場空。




三、2010年中國經濟回顧

回望2010年,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一年中國經濟最主要的任務是緊縮,是控制經濟過熱、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和管理通脹預期。雖然今年12月份左右中國政府才將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回調到“穩健”,但從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貨幣政策就已經不再“適度寬鬆”,而是“適度從緊”。特別是2010年1-5月三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2010年10月至今又三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兩次加息。與此同時,2010年4月中國政府還推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又貫穿全年地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發展,甚至不惜“限電停產”;為了遏制通貨膨脹,11月份又開始實施國務院“16條措施”等。

措施似乎很多,但問題在於方式方法以及推出的時間節點是否合適,因為這決定著最終的效果。在2009年三季度CPI還是負增長時,中國政府就宣稱要管理好通脹預期,但只是在“背後”通過窗口指導控制銀行信貸,但2010年1月信貸還是出現了反彈。2月份又開始出現實際負利率的情況並延續至今,這將加劇通脹預期,但在1-5月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後,中國貨幣政策出現了長達5個月的“空白期”,CPI也攀升至11月的5.1%,這導致10月份和12月份加息後,出現了連續加息的預期和壓力,這並不利於實體經濟平穩運行,從近期股市萎靡的走勢中就反映了出來。此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看做是一種“準行政手段”,由於會影響金融機構合理配置資金,很少為西方各國央行所採用。中國央行過度依賴於它,是害怕加息會加劇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和銀行運營壓力,而加息的姍姍來遲恰恰是導致下半年通脹壓力逐漸加大的主要原因。

如果披著市場外衣的貨幣政策都如此行政幹預而且效果不彰的話,幾乎完全依賴行政調控手段的房地產調控和節能減排的最終效果可想而知。其實,這正是“中國模式”困境在經濟領域的體現,
擴張容易緊縮難,即使政府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去爭取緊縮的勝利,那也將導致經濟運行的大起大落。如果能夠相信市場的力量,一定會更溫和更有效率,只不過政府不願意放棄行政調控過程中的尋租權力。

在社會層面上,2010年“中國模式”也經歷了深度挑戰,主要體現在政府信用和法治信用的缺失,導致市場競爭無序。谷歌退出中國、聖元奶粉早熟風波、山西假疫苗事件、PE式腐敗以及360和QQ的桌面大戰等,無不體現在政府主導而非法治主導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由於行政和司法的角色模糊,政府很難有效控制與約束。這直接導致政府建立的各種旨在保護市場的產權機制和競爭機制也失去了信用基礎。政策的朝令夕改、監管的百疏一密、司法的法網柔情,既讓市場無所適從,也讓市場鋌而走險。企業的最優選擇是,只要能增加利潤,無需過多考慮社會責任,無需過分忌憚法律法規。

企業的這種邏輯,體現在個人層面,就是“我爸是李剛”的邏輯。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伴隨私營經濟浪潮出生的年輕“富二代”,再加上一直以來的“官二代”,這種依賴家庭和血緣紐帶橫空出世並橫行於世的兩個群體,鮮活地映襯出中國社會本質上仍然是一個傳統性而非現代性的社會,至少傳統性佔了上風。當一個社會依靠權威和血緣分配財富,當一個社會追求形式上的穩定,當一個社會的政府總是以過往光輝燦爛的民族歷史自居而忽視自身的起點合法性,那麼就可以認定這個社會帶有傳統性的色彩。

當然,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以及大眾消費理念的興起,中國社會也具有現代性的色彩。承載這部分現代性特征的人群大都奉行著“我爸不是李剛”的邏輯,他們追求科學和理性、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具有保護財產權的獨立意識、以及具有永遠不滿足的懷疑精神等等,他們身上的現代性色彩同富二代和官二代身上的傳統性色彩充滿了對立和沖突,在宏觀上也表現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對立和沖突。

如果這種對立和沖突被激化,再加上文化和宗教情懷的缺失,而他們中的堅強者也可能以筆為刀槍挑戰社會不公、可能制造所謂群體性事件逼宮政府、可能在網絡上發泄不滿,盡管在此之前,這種對立和沖突也偶有所見,但在2010年可以說是集中呈現,特別是涉及土地和房屋等財產權的沖突,這一方面是因為金融危機期間的經濟刺激政策,是以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為代價的,這期間有人失業,有人卻暴富,通貨膨脹加劇了貧富分化,也直接刺激了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面,新媒體和新技術的驟然興起,讓社交網絡變得密集和快捷,從知音難覓到一個好漢三個幫,增加了公眾參與公共生活的渠道,也讓追求喧囂和不穩定的公共表達和追求沉默和穩定的政府形成了對立和沖突。




四、結語

總而言之,2010年,“中國模式”開始遭受來自經濟和社會等諸多領域的深度挑戰。在政府主導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尚未結束期間,中國經濟應該可以保持至少10年的高速增長,但如果增長是以剝奪弱勢群體的財產權和生命權為代價,將動搖社會發展的根基,並最終制約經濟增長。中國不需要傳統性社會中的點滴“讓步政策”以達到形式上的穩定,需要現代性社會中的汪洋“進步政策”以達到溫和的不穩定,溫和的不穩定才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源泉。否則,“那悲歌總會在夢中驚醒”。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週五承諾2011年維持經濟穩定較快發展。胡錦濤在2011新年賀詞中稱﹐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仍將艱難曲折。胡錦濤表示﹐中國將在2011年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趙夫子 2010/01/04  抒於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財金研究室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 Yuang Shiang (PH.D in management), Assistant professor,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