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趙老師財經專欄之15> ECFA 與 台灣經濟發展之剖析


<趙老師財經專欄之15> 「 ECFA 與 台灣經濟發展之剖析」  


前言

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尚未完全實現,而台灣當局就急欲與中國大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推進兩岸經貿活動自由化。那麼,簽訂ECFA對台灣經濟到底有何作用與影響?筆者就此議題做一剖析。

影響一、抵消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利衝擊,並提升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優勢

   
自2010年開始,東盟與中國大陸互免絕大部分商品的關稅,但台灣產品進入中國大陸仍須繳納5%至15%的關稅,不利於競爭。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模擬估算,將使台灣GDP下降0.176%。中華經濟研究院進一步模擬未來如果東盟與中、日、韓完成自由貿易區,對台灣GDP的負面影響將提高到-0.836%。雖然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台灣經濟整體影響的百分比看似不大,但卻會對台灣部分特定的出口產業(例如紡織、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產生較大的衝擊。顯然,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讓大陸降低甚至取消對自台灣進口產品的關稅,可抵消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利衝擊。而且,由於自台灣銷往中國大陸大部分工業產品的關稅降為零,台灣將較日、韓等競爭對手更早取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優勢,進而可能取代日、韓的地位。以主要石化原料為例,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763億美元,台灣佔15 %,南韓佔20 %,日本佔18 %;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6.17%降為零,將有助於台灣取代日韓原有38%之市佔率,約380億美元。機械產品方面也是如此。2007年中國大陸進口總值約1,177億美元,台灣佔5.8%,南韓佔9.2%,日本佔21%,東盟佔14%;如將中國大陸的平均進口關稅7.85%降為零,將有助於台灣取代東盟及南韓原有23%之市佔率,約270億美元,並有機會挑戰日本在中國大陸市場之地位。

影響二、促進臺灣經濟成長、產業發展與就業增長

   
簽訂ECFA,台灣得以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活動,因而可提高台灣的區位優勢,增強對外商直接投資台灣的吸引力,從而成為跨國企業的進駐地點,促使外資企業將台灣作為其在東亞地區的生產、行銷、研發與營運的基地平臺。如果ECFA同時納入服務業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將可促進島內投資的成長,有效帶動外資的流入,進一步提高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就產業發展而言,通過兩岸經貿自由化與經濟合作關係的建立,可將兩岸經濟體過去因經貿限制而產生的斷鏈再行串接起來,強化台灣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加快台灣向高科技領域的轉型,蓄積台灣中長期創新發展的動能,從而為台灣產業發展提供新契機。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模擬估算,貿易自由化對於台灣經濟發展具有正面效果。若台灣暫不考慮解除目前對大陸農工產品的進口限制,而僅調降現已開放的農工產品之進口關稅至0,則台灣經濟成長率將提高1.65;若維持農產品不進一步開放且現行開放進口的農產品也不降稅,僅完全解除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且關稅降至0,則經濟成長率將可提高1.72。而且,簽訂ECFA對台灣的就業也有積極影響,短期上可望增加25.7~26.3萬人,有效降低總失業人口數。

影響三、促進台灣成為外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優先合作夥伴及門戶

   
簽訂ECFA實現貿易自由化後,由於相同產品自台灣銷往中國大陸的關稅較自歐、美、日等國銷往中國大陸更優惠,同時因為台灣對知識產權保護較為週全,加上兩岸開放“大三通”,以及台灣當局補助企業在臺設立研發中心的優惠措施,將有助於歐、美、日企業選擇將台灣作為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門戶,優先與臺商合作研發及生產,將區域研發、生產或營運總部設在台灣,讓台灣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創新中心”及“亞太經貿樞紐”的第一選擇。

影響四、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與臺商營運總部

   
由於“大三通”後貨物及人員流通的便利性,配合雙邊產品關稅降低及非關稅障礙消除等貿易自由化效果,將可重新塑造台灣成為兼具轉口、物流配銷、終端產品加工等全功能運籌中心的機會。同時搭配當局放寬臺商赴大陸投資的限制、鼓勵臺商回臺上市等激勵措施,將可促成台灣成為臺商運籌帷幄的“營運總部”。

影響五、有助於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並創造就業機會

   
在簽訂ECFA實現貿易自由化之前,台灣多數零組件出口至大陸必須課徵關稅,致使終端產品製造商要求零組件供貨商必須一起至大陸投資。一旦大陸自台灣進口的大部分工業產品關稅降為零後,將有助於整體供應鏈根留台灣,並藉由“大三通”採取國際貿易方式供應大陸客戶。此外,在簽訂ECFA實現貿易自由化之前,在大陸的臺商為降低生產成本,部分機器設備及原物料改在當地採購。在大陸進口關稅降為零後,自台灣進口相對成本降低,大陸臺商自可增加自台灣採購的數量,同時因品質較佳及成本降低,將有助於臺商在中國大陸競爭力的提升。例如,大陸機車零組件關稅由約10%降為0後,各零組件衛星工廠將可改由台灣出貨,除可維持在臺經濟生產規模及高品質外,更能繼續創造就業機會。

結語

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的世紀,殆無疑義。當知識在生產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時,“強者日強、弱者日弱”的趨勢就在所難免。有些人以為知識經濟靠的是研發能量、是台灣的ICT技術實力,但專業文獻卻非如此記述。許多學者都指出,知識發明與孕育的關鍵,還是市場的回饋力與資本勞動的土壤孕育。台灣如果自外于東協等區域貿易組織,且坐視韓、新與歐美及東亞諸國不斷擴大其FTA簽署,則不消五年,台灣的經貿競爭力將會流失殆盡。失去了市場、資本、與勞力的回饋,即使我們口中宣揚“知識經濟推動方案”、筆下撰寫產業升級、心裏掛念著種種藍海策略,都還是無法扭轉台灣經濟衰退的命運。口號與實務之距離,於此可見一斑。


趙永祥  撰於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研究室  2010/06/10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 Yuang Shiang (PH.D in management), Assistant professor,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