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學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證解的意義(II)



學佛的次第第一篇 信解行證解的意義(II)




一、解的意義


  解,就是慧解,指經由見聞學習而了解教理,得到真理的智慧。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地方,在於佛教並不一味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們建立在理智上,因此佛教很注重慧解。


二、慧解的方法

  佛法廣大無邊,我們應如何來尋求慧解呢?


  1.親近善士,多聞薰習:古人說:「無友不如己者。」在佛道上修行也是如此,當我們皈依三寶以後,要經常向法師們問道求益,要多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教。善財童子為了求法,不辭勞苦,參訪了五十三位長老大德,最後證得無生法忍;趙州禪師年高八十,猶四處行腳,尋師訪道,終於開悟。大根器者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螢火小智者,更需以謙沖虛心的態度尋師求道,聽經聞法。而聞法也要有正確的心態,《成佛之道》說:聞法應該「如地植於種,如器受於水,應離三種失。」



  所謂「如地植於種」,意思是說,一塊田地,如果把種子撒在地表上,鳥雀一啄,就沒有了,如同聞法,不用心深思,左耳進,右耳出;這是第一種過失。如果這塊地堅硬不堪,即使播了種,也無法生根萌芽,如同一個人我執很重,凡事排拒不接受;這是第二種過失。如果地上布滿雜草,禾苗便不容易生長,如同心中有了成見,先入為主的觀念使佛法不能生根萌芽;這是第三種過失。



  所謂「如器受於水」,意思是說,一個杯子,如果把它倒覆了,再好再多的水也裝不進去;如果杯子有了裂縫,水一倒進去,立刻就流失了;如果杯子裏有了穢物,再清淨的水也會被污染。所以聽經聞法不能用輕心慢心,不能有成見、邪見,也不能有雜念妄想,應該要以深心、莊重心、恭敬心、謙卑心、柔軟心、清淨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2.廣閱三藏,一門深入:「為學有如金字塔」,這句話也可以用在佛學的研究上。我們對佛學有了一般的瞭解以後,還要廣讀佛典。佛入滅後,後世弟子將佛陀所說的法,以及歷代諸聖賢的著作論典,彙集成為經、律、論三藏,成為研讀教義的最佳門徑。博學之外,我們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深入鑽研,觸類旁通,以得佛法之真髓。



  3.以四依止,入佛智慧:佛陀說法為因應各種根器,觀機設教,因而建立了不同的法門,後世弟子們又因人、時、地等差異條件,有各種闡述。因此,我們在親近師長,研究佛法時,應以「四依止」作為學佛的方針:
(1)依法不依人:按照真理去學習,不以人為依歸。因為人有生、老、病、死,有不同的思想、見解,而真理則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所以學道應該依法,不應依人。
(2)依智不依識:應以理智作判斷,而不依自己一時的好惡來作決定。
(3)依義不依語:依照佛法的根本義理,而不執著於語言文字。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按照究竟絕對的真理,而不依各種方便的教化。


  4.如理思惟,法隨法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智慧的特性在於思考,生吞活剝經論上的文字,縱使能博學強記,充其量也只是世智辯聰而已,無法成為自己的智慧。所謂「如人數他寶,自無半分毫。」只有經過深刻思惟,親自體驗的智識,才能成為自己的法寶。



  《大毘婆沙論》說:「有智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智,增長愚痴。」這是說明信解之間,彼此有相輔相成的關係,二者同等重要,偏一不可。尤其信解之外,更要實踐,所謂「說食不能飽」,因此,學佛一定要修行。




肆‧行
一、行的意義

  行,就是修行。佛教與一般的哲學不同,佛陀說法,主要是使眾生都能夠轉迷成悟,離苦得樂,因此,佛教不僅是講知識,說理論,佛教最注重的還是生活上的實踐行持。


二、修行的態度


 不同根器的修行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例如:聲聞乘修四諦法,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菩薩乘修六度萬行,乃至各宗各派也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法門,如:蓮宗以念佛為要,禪宗以參禪為主,華嚴宗以經教為宗。雖然如此,修行所應秉持的堅毅態度則應該是一致的。《俱舍論》卷二十七記載有如來的三種圓德,其中「因圓德」有四項成就佛道的修行態度,可作為我們效法的榜樣:


  1.無餘修: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具修而無遺。
  2.長修: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而修行不倦。
  3.無間修:精進勇猛而無剎那荒廢修行。
  4.尊重修:恭敬所學,尊重一切眾生,不生憍慢。



一、證的意義


證,是契會真理而證悟的意思。解與證也是不能分開的,不經體證的道理,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只能說是知道;若非通達理解,也沒有證悟可言。


二、證悟的生活


  從凡夫到修成聖果,絕非一蹴可就,必須經過種種的階段。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因方向、目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證悟階位。例如:
  1.聲聞乘:自凡夫至阿羅漢,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證得的果位有四──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和阿羅漢果。
  2.菩薩乘:又稱佛乘,從凡夫到成佛,需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階位。
  依證悟的遲速而言,又有頓悟與漸悟之分。快速直入覺悟的境界,稱為頓悟;依順序漸進的覺悟,稱為漸悟。其實,頓漸之說是就一期的生命而言,從眾生整個生命的洪流來看,這一期的頓悟實在是累積了多生多劫的福慧而來。


  總之,無論是聲聞四果,還是菩薩五十二階位,無論是頓悟,還是漸悟,都是由我們平日的「小悟」累積所成就的解脫境界。所以,我們不必將證悟寄託於未來,重要的是我們每天是否有一點小悟。我們要怎樣觀照自己呢?證悟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茲列舉如下:


  1.證悟的境界,是沒有憂悲苦惱的情緒:如果我們對憂悲苦惱的事能淡然處之,當下就是一種證悟解脫。


  2.證悟的境界,是沒有得失成敗的念頭:如果我們能不患得患失,隨緣自在,當下就是一種證悟解脫。


  3.證悟的境界,是沒有拘束障礙的困難:如果我們能處難不覺難,處苦不覺苦,當下就是一種證悟解脫。


  4.證悟的境界,是沒有生老病死的感受:如果我們能勘破生死,來去一如,當下就是一種證悟解脫。


  信、解、行、證並非單線的次第,而是一種循環的效應。我們由正信,生起清淨的心,而求慧解,經由實踐,得到證明,印可真理的妙用;而後增加信心,再求深入的理解,更藉著履行反省,獲得真理的印可,又增勝淨信;如是周而復始,不但能使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安頓身心,又能開拓我們的智慧領域,提昇我們的生命品質,淨化我們的身心。


...........................................................一、試以譬喻說明信仰的重要性。

二、正信的條件是什麼?


三、如何尋求慧解?


四、修行應秉持怎樣的態度?


五、證悟後的生活怎樣?


六、信解行證的次第為何?






出處: 星雲大師佛教叢書1- 教理


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18&item=61&bookid=2c907d4945216fae014569962c35052c&ch=7&se=1&f=1
凡事唯有投入,結果才能深入; 凡事唯有付出,結果才能傑出;
凡事唯有磨鍊,結果才能熟練; 凡事唯有不煩,結果才能不凡。
能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能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你雖不能改變環境,但卻可以轉換心境;你雖不能樣樣勝利,但卻可以事事盡力。
Dr. Chao Yuang Shiang (PH.D in management), Assistant professor,Dep.of Finance,Nanhua University,Taiwan.
website:amazon.com/author/drchao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